黑龙江省的民宿行业近年来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逐步兴起。作为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,黑龙江的民宿业吸引了大量游客,特别是在冬季旅游高峰时段。然而,随着行业的蓬勃发展,监管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。省政协委员刘仁辉表示,民宿行业门槛相对较低,部分经营者未获得必要的经营资质,存在无证经营、消防设施不达标等问题。并且一些民宿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合法性欠缺的问题,这不仅影响了游客的安全,也给政府监管带来了难度。因此,他提出《关于黑龙江省民宿行业发展的提案》。
根据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部门的数据,截至2024年,黑龙江省注册的民宿数量超过5000家,分布在全省各个主要旅游城市和景区。其中,哈尔滨、伊春、漠河、齐齐哈尔等地的民宿最为集中,尤其是冬季热门旅游目的地,如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和亚布力滑雪场周边的民宿,数量增幅显著。其中哈尔滨和大兴安岭等旅游热门地区占据了较大比例。哈尔滨在2024年元旦期间的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五倍,成为最受欢迎的民宿目的地。
民宿类型从传统的家庭式民宿发展到各种特色主题民宿,包括森林民宿、冰雪民宿、温泉度假民宿、乡村民宿等。部分高端民宿结合了黑龙江特有的自然资源和风土人情,例如冰雪主题民宿、俄罗斯风情民宿等,深受国内外游客欢迎。
哈尔滨作为省会城市和国际冰雪旅游城市,哈尔滨的民宿业态最为发达。2024年,哈尔滨民宿数量超过1000家,尤其是在冬季期间,冰雪大世界、中央大街、太阳岛等区域的民宿供不应求。
伊春以森林生态旅游著称,伊春的森林民宿和生态木屋深受自然爱好者和避暑游客青睐。2024年,伊春民宿数量超过500家,其中许多民宿主打森林氧吧和康养主题。2024年,漠河的民宿数量达到了300家左右,尤其是特色木刻楞民宿和俄罗斯风情民宿成为一大亮点。
目前,黑龙江的民宿业主多为本地居民自营,但近年来,一些大型旅游公司和平台(如携程、途家等)也进入市场,推出了一些高端民宿品牌。这种资本化运作带动了民宿行业的标准化发展,部分高端民宿设施齐全,服务专业,满足了中高端消费群体的需求。
由于民宿行业门槛相对较低,部分经营者未获得必要的经营资质,存在无证经营、消防设施不达标等问题。并且一些民宿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合法性欠缺的问题,这不仅影响了游客的安全,也给政府监管带来了难度。
部分民宿未按照规定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安全设备,如灭火器db电竞官网入口、紧急出口指示灯等。这对高密度客流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构成威胁,尤其在冬季旅游旺季时,安全问题更加严峻。
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,部分民宿的卫生条件和服务质量未达标,影响了游客的住宿体验。尤其是在旺季,部分民宿由于管理不善,存在过度接待、设施老化等问题。服务质量参差不齐,由于很多民宿经营者缺乏专业培训,服务质量难以保证。
部分民宿在旺季时临时涨价,价格缺乏透明度,导致游客投诉增多。此外,部分经营者通过虚假宣传吸引顾客,实际入住体验与宣传不符,造成游客的不满。部分民宿经营者在节假日期间通过“涨价退单”等手段欺骗消费者,损害了行业的信誉和地区旅游形象。
由于部分民宿位于自然景区或农村地区,经营者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相对薄弱,存在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、垃圾排放等问题,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。
应进一步明确民宿行业的准入标准,强化资质审核和执法检查,尤其是在消防安全、卫生条件等方面加强监管。可以通过联合执法部门定期检查,并对违规经营者进行严格处罚。可以通过建立旅游诚信基金和利用消费者评价机制,倒逼商家改进服务。
建议推行民宿分级管理制度,通过政府或行业协会认证,对不同档次的民宿进行评级,以规范服务标准,提升整体服务质量。同时,设立民宿经营黑名单制度,针对屡次违规的经营者限制其继续经营。建立行业自律机制,制定和推广民宿行业的服务标准和规范,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和行业形象。
加强对民宿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培训,尤其是在服务意识、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。可以通过政府或行
加强对民宿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培训,尤其是在服务意识、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。可以通过政府或行业协会组织培训,帮助经营者提升专业化水平,提升游客体验。励民宿经营者参加专业培训,提高服务水平。
应要求民宿经营者公开透明价格信息,避免临时涨价或虚假宣传。同时建立投诉处理机制,及时解决游客在住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。
针对位于自然景区的民宿,应制定明确的环保标准,严格限制污染排放。可以推行环保民宿认证,对在环保方面表现突出的民宿给予政策或税收优惠,以激励经营者主动履行环保责任。